自我管理的5個好習慣
自我管理的5個好習慣
生而為人,不可能事事公平,但有一樣東西,卻是絕對的公平——時間
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,唯一的不同就是你如何利用,有的人能把24小時過成48小時,而有的人卻只能過成1小時,還總是感嘆時間不夠用。
那些能把一天過成48小時的人,必定善于管理時間、管理自我,他們也一定獲得的更多。
正如管理學大師彼得·德魯克所說:“有偉大成就的人,向來善于自我管理。”
若你也想人生不斷前進,得到更深層次的升華,那么以下這5個好習慣,請務必養成。
01
作息規律
快節奏的生活,讓很多人都活在一個日夜顛倒、三餐不準、缺乏運動的世界里。
晚上不想睡,早上不想起;三餐變兩餐,餐餐高熱量;能躺著絕不坐著,能坐著絕不站著。
長此以往,對自身的消耗是巨大的,不僅精神萎靡,無心工作,還會對身體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。
你必須明白,人是不能被無限透支的。
一定要保持良好、規律的作息,身體才能有一個好的狀態,時刻保持著充沛的精力,才能去追求更好的生活,把握住成功的機會。
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,一直以來就是規律作息的楷模,早睡早起、健康飲食、堅持運動,就為了能夠終生從事寫作事業。
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前提條件,只有健康這個1的存在,后面無數的0才有意義。
為了你追求的事業,熱愛的生活,深愛的家人,請一定要有規律地生活。
02
堅持讀書
這兩天,我重溫了《朗讀者》,再一次被董卿的魅力所折服。
看到她在舞臺上的舉手投足,你就能明白什么是“腹有詩書氣自華”。
之前看過一篇關于董卿的采訪,說她的臥室里是沒有任何電子產品的,并且一直保持著每天睡前閱讀一小時的習慣,幾乎雷打不動。
可現實生活中,很多人都不喜歡讀書,也讀不進去書,甚至有人會覺得反正讀了也記不住,不如用那個時間看電視、打游戲,反而更快樂一些。
人與人之間的差距,就這樣一點點被拉開。
在這,我要告訴你的是:讀書與不讀書的人,真的不一樣。
三毛女士曾說過:
“讀書多了,容顏自然改變,許多時候,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,不復記憶,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里、在談吐上、在胸襟的無涯,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。”
讀書,就是會這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你,更改變著你的生活,也許你并不自知。
千萬不要說讀書無用,只要你堅持下去,終有一天會遇見更好的自己。
03
控制情緒
與人交往,難免會意見相左、情緒崩盤,這時候,控制好自己的情緒,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好的情緒,會讓你事半功倍,身心愉悅;壞的情緒,會直接影響到你的工作、生活。
同樣一件事情,你帶著不同的情緒去看待,就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。
一定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,再去處理事情,因為情緒失控時做出的決定,事后往往會讓你追悔莫及。
不管發生什么事,都不要隨便把情緒發泄在親近的人身上,這樣既不能解決問題,還會讓愛你的人受傷。
發泄情緒是一種本能,而控制情緒卻是一種選擇。
就像拿破侖說的那樣,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,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。
我們要學會做情緒的主人,而非情緒的奴隸。
而當你學會控制情緒的時候,你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。
04
有時間觀念
在職場中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:越是成功的人,他的時間觀念越強。
的確,我身邊成就非凡之人,都很有時間觀念。
他們有著清晰明了的規劃,到了什么時間就做什么事情,從不拖沓,能高效地完成任何一件事。
而那些沒有時間觀念的人,做事往往容易手忙腳亂,工作效率大打折扣,工作結果大都不盡人意。
失敗的人或許各有不同,但成功的人,必定都對時間有著絕對的把控。
有時間觀念,不僅是對別人和自己時間的尊重,也是對自己和別人的生命負責。
換言之,如果你熱愛生命,就不要浪費時間,因為生命正由這一分一秒構成。
從現在開始,合理規劃時間,保質保量完成,堅持一段時間后,你會發現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。
當你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,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,生活也就會越來越美好。
05
周星馳在《少林足球》里說:“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,那跟咸魚有什么分別?”
這句話聽起來十分搞笑,但仔細想想還真有幾分道理。
人如果沒有了夢想,他就會缺乏奮斗的目標,沒有方向、沒有意義。
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張白紙,而夢想,就能讓這張白紙變得五彩斑斕。
有夢想的人,從來都不畏懼前行路上的艱險,不會輕易放棄,總是充滿斗志。
愛迪生就是如此,他從小就夢想成為一位偉大的發明家。
在發明的道路上,經歷了無數的苦難磨煉,但憑著自己對發明的熱愛,對夢想的堅持。
最終,功夫不負有心人,成了家喻戶曉的大發明家!
只要你明確自己的夢想,并且朝著這個方向努力,總有一天會實現。
即使付出萬般努力,沒有達到你想要的結果,但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,你也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生命是一場孜孜不倦的求索之旅,不止于外表,更深入心靈。
養成這5個自我管理的好習慣,會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加豐盈。